close

孩子怕鬼
「媽媽,妳陪我睡覺…」
「爸爸,你陪我去上廁所…」
「我怕…」
三歲以後的孩子, 隨著想像力的發展,會出現怕黑、怕鬼、怕怪獸、怕壞人等恐懼的情緒,
而在中班這段期間達到高峰。

身為父母的您,千萬別只用一句「胡說八道,哪裹有鬼」帶過去,
否則時間愈久會愈難解釋,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會愈深喔!

對孩子來說,「鬼」原本只是一種看不見、摸不著的東西,
但經過電視媒體或成人的渲染-「鬼很可怕…」「好黑喔!嗚~有鬼喔…」,
「鬼」在孩子們的心裹便有了形象。

幼兒園是一個小型社會,孩子的行為表現很容易彼此相互影響,
當他們到某一個比較暗的地方時,如果有一個孩子說「有鬼」,那麼大家就會傳訴。

個性開朗的孩子說一說、嚷一嚷,跟著瞎起鬨說完就算了,對他的心理或許沒有太大影響,
但個性內向的孩子就不同了,他會信以為真,幻想著鬼的可怕…,
然後,他會拒絕再到他認為是可怕、有鬼的地方、需要陪伴、甚至不敢獨處、不敢離開大人。

孩子怕鬼,是相當普遍的情緒反應,可能的原因有:
1. 孩子本身較敏感:情緒敏感的孩子容易害羞、緊張,如果有心事,也不會輕易表達感受。
2. 大人以恐嚇、威脅的方式管教孩子:當大人無法說服孩子時,
    常會不經易地說:「你不睡午覺,虎姑婆就會來咬你」「你不乖,等一下會被雷公打」。
    因此,讓孩子心生恐懼。
3. 缺愛症候群:孩子得不到愛的呵護與滋養,對於人、環境和自己都較容易缺乏安全感。
4. 不愉快的經驗:寵物或家人死亡、天災、意外,例如:颱風引起的停電、火災…等,
    孩子都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適自己的情緒。
5. 大人過度反應:焦慮的父母,也比較容易引起孩子緊張焦慮的情緒。

孩子的「害怕」並不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消失,只會隨著認知的成熟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而紓緩。
此時,孩子需要成人的講解並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傷害,幫助他克服情緒。

「害怕」是人類的本能,也是一種情緒反應,在處理孩子「害怕」的情緒時,您可以這麼做:
‧解除孩子心中的疑慮
發現孩子害怕時,可以問清楚「怕什麼?為什麼會怕?覺得哪裡有鬼?」
例如:
孩子不敢上廁所,可能因為走廊很黑,爸媽可以幫他開燈,陪他到廁所(門開著),
在外面等他上完廁所,然後可以問問他:「有沒有看到鬼?」
如果孩子說沒有,這時候請不要說:「膽小鬼」或「世界上那有鬼」。
可以笑笑告訴他:「把所有的燈打開會讓你比較不害怕。」

‧先預告或提供解決的小方法
對於孩子不明瞭的事物,可以預先說明,
例如:
當烏雲滿天時,告訴孩子將要出現閃電和雷雨;
在外面沖馬桶前,告訴孩子這裡的沖水馬桶很大聲,你可以先摀住耳朵,讓孩子有心理準備。
孩子睡覺怕黑,在面對黑暗空間的恐懼時,陪他看看房間的每一個角落,
讓他了解光亮的房間與黑漆漆的房間是一樣的,
或點一盞小燈、陪他同睡一會兒、放點輕柔的音樂、睡前說點笑話,
不要強化孩子怕黑的感受。當孩子覺得情況可控制,他會覺得比較不害怕。

‧關注孩子的情緒並給予支持
為了避免孩子有過度懼怕的情緒,爸媽應常常關心孩子的生活,了解他們不高興的原因,害怕的事物。
記得避免用「有什麼好怕的」企圖消彌孩子當下的情緒或用「恐嚇」的方式糾正孩子行為。

父母的陪伴、接納與支持才是提升孩子的安全感的一帖良劑。
對孩子而言,恐懼的感覺是非常真實且具威脅性的,
任何不熟悉的聲音、物體或人,都可能是孩子恐懼的對象。

有些害怕是「學習」來的,例如:可能因被狗咬過而怕狗;
因看到媽媽驚嚇的樣子而怕蟑螂;怕虎姑婆是被大人嚇出來的。

有些害怕卻是自己「想像」出來的,由於孩子的想像力豐富,常會幻想出稀奇古怪的事物來,
又因分不清楚那個是真的,那個是假的,而信以為真,所以常會有一些沒有道理的害怕,
例如:怕鬼怪、怕黑等。

處於「害怕」中的孩子,需要的是即時的了解與接受,若強迫孩子去面對他所驚懼的情況,
或譏笑、蔑視他的害怕,只會更增加他「恐懼」的情緒喔!

 

我不想學了…
孩子在學習的路上常常會有挫折,從小時候學站、學跑,現在學自理、學技能、學騎腳踏車,
甚至學才藝…,當孩子遇到困境,嘗試了幾次後想要放棄,
身為父母的您會直接幫孩子打退堂鼓,還是堅持到最後?

小梅到學校告訴老師:「我最討厭星期三了,因為晚上要去學鋼琴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媽媽每天都叫我彈,媽媽說不彈就不可以看卡通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是我每次彈完卡通都演完了…。」
真真說:「我也有學鋼琴和跳舞,可是媽媽說我回家都不彈鋼琴,所以學跳舞就好。」
鈞鈞說:「我最喜歡星期四,因為可以去上畫畫課,畫畫課很好玩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以玩陶土,還有畫水彩,有時候還會去外面畫畫。」
家長會後,文文的媽媽向老師詢問他在學校裡的學習情況,
媽媽說:他在外面學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,課程上不到幾次就不想去了,可是錢都繳了,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每次都是連哄帶騙才去上課。最近,媽媽發現文文很喜歡組合樂高,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正在猶豫要不要讓文文去上課…。
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必須投入長時間的練習,一回生二回熟,
如果想要更精進,就得挪出更多的時間,如果不是孩子自願與自發,想必很容易成為親子之間的拉鋸。

‧放慢腳步了解問題
當孩子不想繼續學的時候,是直接叫停,還是陪著孩子放慢腳步繼續向前呢?
學習的過程中,孩子難免覺得疲累無趣或想要休息一下,學習的熱忱偶爾也會有低落的時候。

當孩子表現出意興闌珊時,讓孩子先放慢學習的速度並了解一下孩子「卡」住的原因,
是跟不上學習的進度、是真的沒有興趣,還是只是想要偷懶一下…。
了解真正的原因,才能幫忙孩子克服,爸媽要給孩子時間,耐心等待。

‧重新燃起孩子的學習動機
當學習是主動自發時,孩子會比較願意面對挫折、接受挑戰,
與其逼迫孩子練習,不如換個角度重新燃起孩子的學習動力。
陪著孩子一起練習,例如:孩子練琴時,坐在旁邊欣賞,切記不要一直糾正提醒;
帶著孩子一起參與相關的活動,例如:參加藝文活動、球類比賽。

‧只要肯學習 永遠不嫌遲
讓他保持主動的熱忱,才能發揮良好的學習效果。
帶著孩子接觸各類的活動,拓展孩子生活的視野,
在活動過程中觀察並發現孩子的興趣點,鼓勵孩子深入研究學習。

還記得這首歌嗎?「這是一句好話,再試一下,一試再試做不成,再試一下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會使你的見識多,它會使你的膽子大;勇敢去做不要怕,再試一下。」

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式的賽跑,不僅需要耐心與體力,還需要好心情。偶爾休息一下,
換個心情再出發,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喔!

父母對孩子都有期望,您心中的藍圖是什麼呢?
爸爸媽媽希望你有自信、希望你身體健康、希望你能自己照顧自己、希望你有幽默感…。
當到孩子在學習上有關卡時, 想一想您的期望,相信您的心中一定會重新定見,
並幫助孩子朝向下一步前進。
無論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喜悅還是挫折,只要有您的陪伴,孩子都是幸福的。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~Sonia~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